成为你愿意相处的人
我们多么渴望被以某种方式看见
原文:Become the person that you would like to be around
Hasif|Postcards by Hasif|2025.07.17
我最近常常在想这个念头: 我们多么渴望被以某种方式看见。 我们静静地、焦急地等待着——等待有人无需开口就能理解,等待有人无需解释就能拥抱,等待有人无需证明就会选择我们。
而也许,在这些盼望之间,我们忘了: 我们其实有力量,去成为那个我们自己渴望的人。
想一想。 什么样的人会让你觉得安全? 谁会让你在自己的皮肤里感到自在? 谁的存在像是一声深呼气,不因为他们完美,而因为他们善良,因为他们倾听,因为他们不会因你情绪太多而让你感到渺小?
成为那样的人。
成为那个不会等到合适时机才说好话的人。 成为那个留意的不只是大事,也看见那些往往被忽视的小小胜利的人。
成为那个会称赞陌生人,不是因为他们长得好看,而是因为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走在世界上的人。 成为那个不把一切都绕到自己身上,哪怕那样会更容易。
因为如果你曾被一个并不欠你什么的人安慰过; 如果你曾被一种疗愈过的爱触动过—— 哪怕只有一点点, 你就知道,那些愿意出现的人有多么强大。 而且他们不只是出现,还愿意留下。
⸻
我慢慢学到的——痛苦又缓慢地学到的——是: 你永远无法真正与他人建立连接,直到你学会如何成为那个在一屋子陌生人里,你自己也会选择的人。
听起来简单,但并不简单。 它需要一种残酷的诚实。
比如,你会不会因为怕忘了自己的想法,就打断别人? 你是在倾听回应,还是倾听理解? 你只在容易的时候才给予赞美,还是只在别人“配得上”的时候? 你是否能为别人留出混乱的空间?
你是否能在不需要回报的情况下,依然在场?
想一想你最爱的那些人。 那些像阳光化身般存在的人。 那些能让你肩膀松下来的存在。
他们其实没做什么大事,对吧? 他们只是持续地出现。温柔地。没有表演。
他们不会试着修好你。 当你安静时,他们不会变得尴尬。 他们不会假装在乎的同时,每两分钟就看一次手机。 他们仅仅通过看你的方式,就让你觉得自己重要。
而那不正是我们所有人的渴望吗?
被看见,仿佛我们很重要。 被说话时带着温柔。 被记住,而无需提醒。 被理解,而不必解释嗓音里的每一道裂痕。
所以,如果你能成为那个人呢?
⸻
也许,一切的开始不在于寻找一个让我们完整的人, 而在于成为我们自己在黑暗中渴望的那个存在。
如果你不再等别人看见你,而是主动去看见别人,会怎样? 如果你成为那个给予赞美的人,不是为了被喜欢,而是因为你真的想说,会怎样? 如果你成为那个并不总需要正确,但总努力去善良的人,会怎样?
那正是我想与之相处的那种人。 一个明白“人不是要被解开的谜题,而是要被陪伴的房间”的人。
想象一下,如果更多人选择去“成为”,而不是光“期待”,世界会怎样? 如果我们像练习效率一样练习同理心,会怎样? 如果情绪智力不是个流行词,而是日常底线,会怎样?
我不是因为掌握了才说这些。 我是因为每天都在学习才写下这些。
每一次我说得太快,然后后悔。 每一次我意识到自己本该更温柔,却没有做到。 每一次我需要别人出现,却发现自己最近也没怎么为别人出现。
⸻
我知道你可能在想: “那我呢?谁会为我做到这些?”
你说得对,你有资格提出这个问题。 你理应得到善意、温柔、无条件的爱。
但有时,不是总是,但有时,走出痛苦的唯一方法,就是通过“成为”。 不是为了表演。 不是为了掌声。 不是为了交换。
而是因为,这个世界需要更多你正在等待的东西。
而你,完全可以成为那份东西。
你可以成为让别人重新开始相信的理由。 你可以成为让别人不再觉得自己隐形的理由。 你可以成为别人的混乱里的暂停键,别人的寒冬里的温暖。
⸻
如果这听起来太难, 那就从小事开始。
在不想笑的时候笑一笑。 像他们让你一天都明亮了一样去感谢咖啡师。 告诉朋友,你注意到他们昨天看起来真的很开心。
成为那个让人感受到拥抱般存在的人。
事实是: 你不必完美,才能对别人有益。 你不必痊愈,才能为别人留出空间。 你不必把一切都想清楚,才能说一句:“我在这儿。”
⸻
所以,如果你正读着这些, 你不确定自己正在成为谁, 只要问问自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