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 AI 听话只需四个字母
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?
打开 ChatGPT,满怀期待地问了一个问题,结果它洋洋洒洒地回了一堆。看似字字有理,却怎么读也摸不着头脑。
不是ChatGPT笨,也不是你不会用AI。
真正的问题是:你的提示词还不够“清晰”。
从2023年起,我几乎每天都与AI打交道,踩过无数坑——它给我写过荒唐的诗、编过令人哭笑不得的假数据,甚至一本正经地劝我多喝热水。
直到我系统学习了OpenAI和Google的官方提示词课程,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,终于总结出了一个超级好用的提示词公式:CREW法则。
记住这四个字母,AI助手就能从“乱输出”的状态切换成真正靠谱的助理,稳定、高效地完成任务。
CREW 法则详解:让 AI 成为你的最佳搭档
想象一下,你是生活的船长,AI则是你的水手。但你不会只是喊一句“出发!”,然后期待奇迹发生。
你需要向AI清晰说明四件事:
1. Context(背景):我们为什么出海?
背景信息让AI理解你当下的需求、角色和限制条件。
你可以通过三个问题迅速说清背景:
- 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?
- 我的身份或立场是什么?(决策者、执行者还是观察者)
- 有没有资源或时间限制?
比如,不清晰的指令:
“帮我写个健身计划。”
明确背景后的优化版本:
“我想在视频里看起来更帅,但目前上半身肌肉不够,每天只有晚上1小时健身时间,你能帮我安排训练计划吗?”
背景越清晰,AI执行越精准。
2. Role(角色):AI需要扮演什么身份?
角色设定决定了AI回答时的立场、语气和风格。
你可以这样定义角色:
- 我是焦虑的打工人,你是生活规划师。
- 我是内容创作者,你是顶级文案专家。
- 我是创业者,你是硅谷风险投资人。
你给AI设定什么人设,它就会相应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,精准贴合你的期待。
3. Expectation(期望):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?
AI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,它需要你明确地告诉它结果的形式、语气,甚至给出一个参考的实例。
你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明确期望:
- 格式:列表、表格、Markdown、Excel、邮件正文等。
- 语气:正式、幽默、轻松或权威。
- 实例:直接给出你喜欢的示例,让它模仿。
比如你想要一个健身计划,可以说:
“用列表格式,语气轻松点,参考我平时记笔记的风格。”
一句话,越具体,AI输出的质量越高。
4. Workflow(步骤):明确执行路径
当任务复杂时,直接扔一句话给AI会让它犯晕。你需要像指挥聪明但健忘的助手一样,清晰地告诉它如何逐步完成任务。
比如,“把英文视频整理成中文稿”的任务应拆解为:
- 去掉字幕时间戳。
- 将断句不顺的内容合并成完整句子。
- 准确且自然地翻译成中文。
- 整篇润色调整,确保读起来流畅。
这样AI执行时就不会跑偏,事半功倍。
CREW 法则快速复盘
记住CREW法则,就是记住四个关键步骤:
- C (Context):任务背景与需求环境。
- R (Role):AI和你的身份设定。
- E (Expectation):具体期望的输出形式。
- W (Workflow):明确的任务拆解与执行步骤。
无论你是学生、职场人、内容创作者还是创业者,只要你希望AI真正帮你做点事,CREW法则都是你必备的技能。
总结:让AI助手成为你的超级战舰
AI工具本身很强大,但最终效果取决于你给它的指令质量。掌握CREW法则,就相当于给自己和AI之间架起了一座精准沟通的桥梁。
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关于效率提升和AI使用技巧的内容,欢迎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