裂缝之下,新芽破土

当大公司步履蹒跚,真正的创新悄然发生在你没注意到的角落|灵感电波 #73

裂缝之下,新芽破土
Photo by Francesco Gallarotti / Unsplash

画家文森特·梵高论恐惧与冒险:

“渔民们都知道大海危险,暴风雨可怕,但他们从未因此觉得应该留在岸上。他们把那种‘智慧’留给对它感兴趣的人。当风暴来临——当夜幕降临——什么更可怕:危险本身,还是对危险的恐惧?给我真实,给我危险本身。”

来源:《亲爱的提奥》(Irving Stone著,致谢Dylan O'Sullivan)


Hi,又见面啦!

这周看到的一些新闻,让我突然有种很强烈的感觉:我们似乎正站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。熟悉的大公司,开始变得迟缓、保守,而一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队,却在悄悄爆发,带来真正让人惊喜的东西。

  • 育碧的老将,另起炉灶:你可能还记得《刺客信条》的辉煌——现在,那些曾参与开发这部经典的老员工,自己出来开了个小工作室 Sandfall Interactive,团队就33个人。他们的新作《光与影:33号远征队》上线3天就卖了超100万份,还不算上通过 Game Pass 玩的用户。这不只是销量漂亮,更说明了一点:创意真的可以脱离大公司,自由生长。
  • 《魔兽世界》的一键输出,让人有点唏嘘:新补丁里加入了一个“一键释放技能”的工具,以后只要按一个按钮,角色就能自动打出最优技能组合。这对一些新手可能是好事,但对我来说,一个陪伴青春的游戏,似乎也在慢慢向“自动化”和“妥协”低头。是进化,还是没落?每个人可能感受都不一样。
  • 苹果AI功能跳票,再次拉响警报:原本大家期待苹果在今年初推出自己的AI大招,但因为技术进展不如预期,他们悄悄把发布时间往后推了。这种迟缓的节奏,让人开始怀疑:在AI这场竞赛中,苹果是不是已经有点跟不上了?
  • Google也开始学别人了?:你可能听说过一个叫 Perplexity 的搜索引擎,它用对话式问答取代传统的搜索方式。没想到,Google 现在也开始模仿这种模式了。从“行业标准”到“追赶者”,这可能是 Google 过去十年最被动的一次转型。

说到底,这几条新闻看似零散,但合在一起,像是一道道裂缝,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。旧的巨头正在疲于应对变化,而新的力量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长。

也许现在,正是那个“新旧更替”的窗口期。而我们,正好在现场。


这周除了观察大公司的风吹草动,我自己也尝试了一些新工具和新功能,挺有收获,分享给你们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