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考流形

你得自己创造条件|灵感电波 #100

思考流形
Photo by Anthony Tran / Unsplash

AI 在思考|The Case That A.I. Is Thinking

James Somers|The New Yorker|2025-11-03

这是一篇会让你重新思考“智能”含义的长文。作者詹姆斯·索默斯(James Somers)从亲身经历出发,讲述他如何从 AI 怀疑者,转变为目睹它展现出真正理解力的见证人。文章带你穿越从鲁梅尔哈特到辛顿、从霍夫施塔特到卡内尔瓦的思想史,揭示大语言模型与人类思维之间那条模糊、又令人战栗的界线。读完之后,你会忍不住问自己:当理解的幻觉足够逼真时,我们还分得清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吗?

它从根本上去魅了‘思考’。

什么是流形|What Is a Manifold?

Paulina Rowińska|Quanta Magazine|2025-11-03

我们脚下的地面看似平坦,实际上却弯曲在一个巨大的球体上。黎曼在 19 世纪提出的“流形”(manifold)概念,正是从这种错觉出发——他让“空间”不再只是舞台,而成为可以被研究、被弯曲、被想象的主角。今天,广义相对论、量子物理、甚至数据分析,都在用他发明的语言描述世界。读完这篇文章,你会重新理解“空间”是什么——以及数学家如何用一张抽象的“地图”,去丈量宇宙。

流形是我们理解宇宙的关键之一。

我的卡车办公桌|My Truck Desk

Bud Smith|The Paris Review|2025-10-29

在石化厂的轰鸣与金属屑之间,一个焊工用废木板、旧卡车和十五分钟的午休,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。巴德·史密斯(Bud Smith)这篇《我的卡车办公桌》,是一封献给所有“在别的工作之余坚持创作的人”的情书——粗糙、诚实,又出奇温柔。它提醒我们:写作不在于环境,而在于那股不肯放下笔的倔劲。哪怕身处油渍与噪音,只要心还亮着灯,哪里都能是你的书房。

你得自己创造条件。

不折腾的人,没有品味|If you don’t tinker, you don’t have taste

ro|seated.ro|2025-03-15

这是一篇写给所有“动手党”的小小宣言。作者从自己迟来的“折腾之路”谈起——从键盘轴体到 Linux 窗口管理器,从 neovim 配置到 Rust 宏——一路发现,真正的学习从来不是按部就班的吸收,而是不断拆解、重组、试错的过程。 他提醒我们:品味不是天赋,而是无数次“摆弄”积累出的辨别力。只有亲手改动过、失败过、再重来过,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好。

你不该和别人有相同的品味。

个人音乐库的回归|the return of the personal music library

tally|coffee spills|2025-11-03

我们曾以为,音乐的未来属于云端。随点随听,无限曲库,看似自由,实则失去了“我的音乐”的那份亲密。作者在一次偶然的车内清理中,重新拾起尘封的 CD,从此开始了“去流媒体化”的生活实验——重新抓轨、整理曲库、买唱片、支持独立音乐人。这篇文章像一首温柔的反流行宣言:当算法替你决定一切时,真正的自由,是重新拿回选择权。重建属于自己的音乐宇宙,从一次“播放”开始。

我申请导出了自己全部的 Spotify 账户数据和收听历史,打算彻底删除账号。

想支持「灵感电波」?

现在可以测试全新的会员计划啦。

青铜订阅 可解锁所有文章的 中文精编译本(PDF)
离线阅读更方便,也能收藏那些值得反复翻阅的文字。
(已订阅的朋友可直接在文末下载。)

此外,我们也正式开放 会员投稿通道 ——
把你最近读到的好文章分享给更多人。
入选周刊的文章将署上你的会员名称,
并获赠 一个月青铜订阅 作为感谢。

一起让更多好内容被看到 💡


本期是来自我自己的投稿:

持续创造的意义
写在「灵感电波」第 100 期

不是介绍别人的文章,而是讲我自己的故事。 从 2021 年的第一期到今天的第 100 期,「灵感电波」一路从 5 位读者成长到 165 人;从追热点,到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与秩序。

这篇短文不是总结,而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——关于创造的意义,内容的使命,和一个人如何在喧嚣的网络世界里,持续发出自己的微光。

如果你也相信, 好的内容能塑造思想、滋养人生, 那么,欢迎登船!


祝你有美好的一周!

DSH

May the inspiration be with yo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