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结大卫
谁看了就停不下来,直到看死为止|灵感电波 #95
思考的终结|The End of Thinking
Derek Thompson|Derek Thompson|2025-09-24
最终,屏幕上满是文字,而头脑里一片空白。
这是一篇直击痛点的文章:当大家都在担心AI会在18个月内取代人类时,作者却提醒我们,真正的危机并不是“思考机器”的崛起,而是“思考的人”的凋零。写作与阅读的衰落,让深度思考失去了根基;在我们痴迷于AI的便利时,却不知自己正主动放弃思维的肌肉。读这篇文章,你会重新感受到“张力之下的时间”——只有耐心地与复杂想法搏斗,我们才可能继续拥有真正属于人类的智慧。
大卫·福斯特·华莱士早已警告过的八件事|David Foster Wallace Tried to Warn Us About these Eight Things
Ted Gioia|The Honest Broker|2025-09-27
谁看了就停不下来,直到看死为止。
这篇文章像是一封跨越三十年的警告书。大卫·福斯特·华莱士(David Foster Wallace)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敏锐地预见了屏幕技术带来的孤独、抑郁与社会撕裂,而今天,这些景象正赤裸裸地发生在我们身边。从“无限的玩笑”到社交媒体的无尽滚动,他写下的故事仿佛就是当下的注脚。读这篇文章,不只是重温一位作家的洞察,更是一次面对现实的提醒:我们是否已经成了屏幕的俘虏?
我的日记,就写在 iPhone 里|This is where I write my Journal on my iPhone
Hữu Phong|Phong's blog|2025-09-23
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,因为我身边几乎没人用过这个功能,甚至都不知道它存在。
你有没有注意过 iPhone 照片应用里那个常被忽略的“小角落”——标题(Caption)?作者 Hữu Phong 把它当成自己的秘密日记本:在每张照片下写上几句心情,既私密又轻盈,偶尔回头翻到,像是和过去的自己重逢。这篇文章分享了他为何钟情于这种方式:简单、自然、不需额外应用,却能让影像和文字彼此成全。读完你也许会忍不住上滑一张照片,留下属于当下的只言片语。
有些自我,只为某些人出现|some parts of you only emerge for certain people
Maja|velvet noise|2025-08-15
恋爱中的人,真的会散发不一样的光。
这篇文章写得诗意而锋利,讲述了一个我们都曾体会过却少有人能说清的真相:某些人能以注视和陪伴,重塑我们的存在。作者用“退火”的隐喻,把爱、友谊和亲密关系描绘成一种心灵的炼金术——在热与光中,隐匿的自我被唤醒,重新成形。读来既温柔又深刻,会让你想起那些真正改变过你的人,以及你在他们目光中成为过的模样。
先遇见自己,再遇见爱人|find your soul before your soulmate
hasif|postcards by hasif|2025-07-30
如果你在遇见自己之前就遇见了别人,你就会在他们的世界里搭建房子,忘记自己也有家。
在爱情里,我们常被教育要“等一个人”,却很少有人提醒我们,真正该等的,是自己。Hasif 在这篇文章里写得犀利而温柔:如果你在遇见自己之前就遇见别人,你会把“被需要”误当成“被理解”,最终空心。寻找灵魂并不体面,也不浪漫,它意味着直面愤怒、悲伤与未竟的梦想,直到学会与自己同坐。唯有如此,爱情才不再是救赎,而是两颗完整灵魂在门口相遇。读完,会让你想停下脚步,把等待的目光收回,先对自己说一句:“欢迎回家。”
祝你有美好的一周!
董双赫
May the inspiration be with yo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