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这就是全部呢?
它偏偏选择了你,在这个时刻,回应着你的渴望
原文:What if This is it?|prickly oxheart|prickly.oxhe.art|2025.07.03
我们与“错过”的关系,有时几近荒谬,甚至带着一丝猥亵。我们把“错过”变成了表演艺术,不断清点着自己没做、没拥有、没成为的一切,仿佛缺席本身也能换来某种意义的货币。
最残忍的玩笑是:错过本身根本不是问题。真正的问题在于,我们把错过武装成了一种武器,反过来伤害自己的体验。我们明明站在河水里,却因上游可能有瀑布而拒绝感受脚下的水流,我们成了自我脱水的勘测员。
我看着人们不断刷着自己未曾拥有的生活,搜集着自己不完整的证据。错过的投资、没有加入的创业、没有开启的newsletter、未曾转身的职业、可能会不一样的感情。我们把人生变成了无止境的缺席之旅,每一次滑动,都是对当下的一次暗杀。
但很少有人愿意承认:你现在拥有的,或许早已足够完美。不是因为它是所有选择中最优的,而是因为它偏偏选择了你,在这个时刻,回应着你的渴望,你的伸手,你正好能接住它的方式。
关于错过的神话,总是假定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,有个“正确”的人生:你做了更好的选择,经历了更有意义的体验,找到了穿越迷宫的最优路径。这其实是披着理想主义外衣的魔幻思维——仿佛人生是一场选择题,而你必须勾对全部答案。
但如果说,错过并不是优化失败,而只是“成为人”的一种本质呢?如果我们无法拥有一切,正是让任何事物变得有意义的前提?稀缺并非意义的敌人,有时它正是意义诞生的土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