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重要的事:二阶思维

光是正确还不够

最重要的事:二阶思维
Photo by Benjamin Davies / Unsplash

原文节选自:The Most Important Thing

Howard Marks|The Most Important Thing|2011.05.01


投资艺术有一个特点并未被普遍认知:普通投资者只要付出最小的努力和能力,就能取得体面但并不出彩的结果;但若要在这个容易达到的标准之上继续提升,就需要大量的实践与智慧的点滴积累。

——本·格雷厄姆,《聪明的投资者》
一切都应该尽可能简单,但不能更简单。

——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
投资不该是轻而易举的事。任何觉得容易的人都是愚蠢的。

——查理·芒格

很少有人真正具备成为伟大投资者的条件。有些人可以被教导,但并非所有人……而且即使能教,也无法传授一切。有效的方法有时奏效,但并非总是奏效。投资不能简化为一个算法交给电脑执行。即便是最优秀的投资者,也不可能次次都做对。

原因很简单。没有一种法则总是管用。环境不可控,情况也很少完全重复。心理在市场中起着重要作用,而心理高度多变,因果关系也不可靠。一种投资方法可能在一段时间有效,但最终市场环境会改变,需要新的方法。如果别人效仿某种方法,也会削弱其效果。

投资,就像经济学,更像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。这意味着它往往混乱不清。

“今天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记住:经济学并不是精确的科学。它甚至可能根本算不上科学。因为在科学中,可以进行控制实验,过去的结果可以被有信心地复制,因果关系也可以被可靠地验证。”
——《Will It Work?》,2009年3月5日

正因为投资至少是一门艺术,而不仅仅是科学,我在本书或其他地方从未想暗示投资是可以被常规化的。事实上,我最想强调的一点就是:投资方法必须直觉化、适应性强,而不能僵化和机械。

归根结底,投资取决于你想达成的目标。任何人都能获得平均水平的投资表现——只要投资指数基金,买一些囊括一切的东西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市场回报”——结果仅仅是复制市场。但成功的投资者想要的不止于此,他们想要战胜市场

在我看来,这就是成功投资的定义:做得比市场和其他投资者更好。要做到这一点,你需要好运,或者更高层次的洞察力。指望好运并不是一种计划,所以最好专注于洞察力。在篮球里常说:“你不能教会一个人身高。”意思是再多的训练也无法让人长高。同样的道理,洞察力几乎无法教授。与其他艺术一样,有些人就是比别人更懂投资。他们具备——或通过后天获得了——格雷厄姆所说的那种“智慧的痕迹”。

每个人都想赚钱。整个经济学建立在利润动机普遍性的信念之上。资本主义亦然。利润动机促使人们更努力、更冒险,从而带来了人类享有的物质进步。

但这种普遍性也使得击败市场变得艰难。每一美元的投资收益背后,都有无数人在竞争。谁会赢?那个领先一步的人。在一些领域,领先意味着更多的教育、更多的训练、更好的营养、更多的汗水、更强的体能或更好的装备。但在投资中,这些条件的作用不大,它要求的是真正更敏锐的思考……我称之为二阶思维(Second-Level Thinking)

准投资者可以广泛学习金融和会计课程,如果幸运,还能得到经验丰富的导师指点,获得对投资流程的深刻理解。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洞察、直觉、价值感以及对心理的觉察,从而持续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。做到这一点需要二阶思维

请记住,投资的目标不是赚取平均回报,而是要优于平均。因此,你的思维必须比他人更好、更深刻。因为其他投资者可能聪明、消息灵通、配备强大的计算机,你必须找到他们没有的优势。你必须想到他们没想到的东西,看到他们忽视的角度,提出他们缺乏的见解。你必须反应不同、行为不同。

简言之,光是正确还不够。正确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,但不是充分条件。你必须比别人更正确……而这意味着你的思维必须与众不同。

那么,什么是二阶思维?

  • 一阶思维会说:“这是家好公司;买入股票。”
二阶思维会说:“这是家好公司,但人人都觉得它是家伟大的公司,而事实并非如此。所以这只股票被高估了;卖出。”
  • 一阶思维会说:“前景是低增长和高通胀。卖掉股票。”
二阶思维会说:“前景糟糕,但大家都在恐慌抛售。买入!”
  • 一阶思维会说:“我认为公司盈利会下滑;卖出。”
二阶思维会说:“我认为公司盈利会下滑,但市场预期下滑得更严重,结果是小于预期的利空会带来利好;买入。”

一阶思维是浅薄而简单的,几乎人人都能做到(这是任何涉及“追求卓越”的事情的坏信号)。一阶思维只需要对未来的某种看法,比如:“公司前景乐观,所以股价会涨。”

二阶思维则深刻、复杂而曲折。二阶思维者要考虑许多问题:

  • 未来可能的结果范围是什么?
  • 我认为会发生哪一种?
  • 我正确的概率有多大?
  • 市场共识是什么?
  • 我的预期与共识有何不同?
  • 当前价格反映了市场共识还是我的观点?
  • 市场心理在价格中体现的是过度乐观还是过度悲观?
  • 如果共识正确,资产价格会怎样?如果我是正确的,又会怎样?

一阶思维与二阶思维之间的工作量差距极其巨大,而能够进行二阶思维的人少之又少。

一阶思维者追求简单公式和容易的答案。二阶思维者则知道:投资成功的本质恰恰是“不简单”。这并不是说你不会遇到很多人拼命想把投资讲得简单。有些人可以被称为“雇佣兵”,比如券商,他们希望你觉得投资人人都能做——只要支付每笔10美元的佣金。共同基金公司则希望你觉得你自己做不到,而他们能做到,这样你就会把钱交给他们去操作,并支付高额费用。

还有人简化投资过程,是我称之为“传教士”的:一些教授投资学的学者;一些好心的从业者,他们高估了自己能掌控的程度(大多数人不会认真统计自己的成绩,或者把糟糕的年份归因于运气不好)。最后,还有些人根本没理解投资的复杂性。

举个例子:电台评论员会说,“如果你用过某个产品体验很好,那就买这家公司股票。”可成功投资远比这复杂得多。

一阶思维者往往和其他一阶思维者得出同样的结论。既然如此,他们就不可能取得优于平均的结果。因为所有投资者的集合,本身就是“市场”,而市场整体不可能击败自己。

在你尝试在零和博弈的市场中竞争之前,必须先问自己:我有充分理由相信自己能进入前一半吗?若要超越平均投资者,你必须比共识更聪明。你能做到吗?为什么你觉得自己能?

问题在于:非凡的投资表现只能来自正确的非共识预测。然而非共识预测既难以做对,也难以付诸行动。多年下来,很多人告诉我,下面这个矩阵对他们影响颇大:

你不能和别人做同样的事,还指望超越他们……
与众不同本身不是目标,而是一种思维方式。要让自己与众不同,就要有不同的想法,并以不同方式处理这些想法。
我把这种情况总结成一个简单的“2×2矩阵”:

常规行为(Conventional Behavior)非常规行为(Unconventional Behavior)
有利结果平均的好结果高于平均的结果
不利结果平均的坏结果低于平均的结果
当然,现实并没这么泾渭分明,但大体如此。若你的行为是常规的,你就会得到常规的结果——无论好坏。只有当你的行为非常规时,你的结果才可能非常规。而且,只有当你的判断优于别人时,你的表现才可能优于平均。

——《Dare to be Great》,2006年9月7日

关键结论很简单:要想获得卓越的投资回报,就必须对价值持有非共识的观点,并且这些观点必须正确。这并不容易。

买到低于价值的资产,逻辑上说谁都懂。但在有效市场里,你如何找到便宜货?你必须具备非凡的分析能力、洞察力或远见。但正因为非凡,所以很少有人具备。

——《Returns and How They Get That Way》,2002年11月11日

要让你的投资表现不同于常规,你的预期(也就是投资组合)必须不同于常规,而且必须比共识更正确。不同并且更好——这就是二阶思维的绝佳定义。